发布时间:2021-04-20  阅读次数:17675

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,八路军一一五师、一二九师根据中共中央确定的“巩固华北,发展华中,建立敌后根据地”的战略方针,先后挺进冀鲁豫平原,协助当地党组织发动群众,扩大武装,打击敌伪,建立政权,极大地促进了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。

  1941年,冀鲁豫边区进入艰苦时期,在这种形势下,边区党委亟待主办一份大型日报,以加强对抗日军民的宣传和工作指导。

  1941年8月1日,作为冀鲁豫区党委机关报的《冀鲁豫日报》创刊。该报由鲁西区党委领导的《鲁西日报》和(老)冀鲁豫区党委所属的《鲁西日报》和《卫河日报》合并而成,《冀鲁豫日报》为日刊或3日刊,每期4开2版,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积极宣传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,报道国内外反法西斯战争的进展情况、冀鲁豫边区各项工作的成就和经验以及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事迹。

  报社在创刊时有工作人员50多人,其中大部分是各级党委选调的年轻、有文化的优秀党员。当时的工作环境相当困难,他们在地下室或山洞工作,吃的只有高粱窝头(很多时候只能喝高粱粥),照明用的是食油灯或煤油灯;机器转动靠人力摇轮;一些同志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被捕、牺牲,为人民的新闻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……即便如此,报社全体同志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。按照工作流程,报社编辑部(包括电台和缮写人员)编好报纸版面并缮写后,交由石印技师转成药纸版,交付给交通员。交通员通过敌人封锁线送往分散在各地的印刷厂;各厂印好报纸后,送交当地交通局或交给交通局驻印刷厂人员,“随印随发”。

  报社的采编、印刷和发行工作并采取了“封闭式的保密措施”:报社各部门分散在距敌据点较远、我党基础好、群众觉悟高的农村;工作间往往设在地下室,地下室上方再建一栋新房以做掩护;报社工作人员深深扎根在群众之中,他们平时身着便衣,和所在驻地群众打成一片,亲如一家,让外人很难分辨;为应对敌人“扫荡”,印刷厂材料科等都设有地下通道和地下仓库。日伪虽多次进行针对性的“扫荡”,但在广大根据地军民的支持和保护下,报社“非常安全”,不仅未受到任何损失,工作者队伍反而更加发展壮大。

  1943年后,随着各根据地被分割的局面逐渐打通,《冀鲁豫日报》发行渠道日益畅通,发行量也逐步增大,纸张、油墨、铅字的使用量也日趋上升。为保障出报物资供应,报社除大力在根据地各地收购“土纸”外,还派人化装潜入敌占区,秘密购回油墨、铸字炉、字模,印刷器材等。到1944年,随着冀鲁豫边区的大部县城被八路军陆续克复,中心区与各专区的交通更加畅通,各部队将缴获敌人的印刷器材和物资接连运抵报社和印刷厂,出报物资的供应问题基本得到解决。当年夏,报社设立了3个石印厂和报纸分销处,不仅把报纸迅速运到根据地机关、部队和人民群众手中,还通过报社的通讯员将报纸送入敌占区。

  1945年8月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,《冀鲁豫日报》在第一时间出版号外加以报道。1945年底到1946年初,奉区党委指示,报社及印刷厂陆续迁入菏泽办公。

  1946年6月,蒋介石公然挑起内战,派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,《冀鲁豫日报》于7月被迫撤出菏泽。在随后的时间里,《冀鲁豫日报》不仅坚持照常出版,更及时刊载《把游击战争的火把在蒋贼进犯军的侧后普遍燃烧起来》等文章,揭露美帝国主义支持蒋介石反动派发动内战的阴谋,号召边区军民奋起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,保卫胜利果实。

  随着对敌斗争形势的严峻,报社再次开始了紧急且频繁的转移(仅1946年9月到1947年初这段时间,报社就转移了5次)。在转移途中,即使在晚上休息时,报社同志也时刻保持临战态势,把油灯、火柴、枪、公文包等放在身边,一有情况,立即出发。为了在转移期间不停出版,报社领导和编辑、印刷部门同志经过研究,确立了多项应变措施并组织实施,从而有力保障了“每天有报,期号相连不断”。

  1949年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,报社迁回到菏泽城内。8月,《冀鲁豫日报》随着冀鲁豫边区的撤销而停刊,并入《平原日报》社,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。

 

来源:人民政协报

 

Copyright 2016 新葡的京集团8814(中国)股份公司    访问旧版
地址: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电话:021 - 34205866 备案:沪交ICP备20101025

技术支持: 维程互联